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产品展示  >  Leica 显微镜系统  >  徕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  >  Leica徕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

徕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
参考价:

型号:Leica

更新时间:2025-08-08  |  阅读:653

详情介绍

  徕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(如Leica SP8、Stellaris系列)是一种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系统,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、材料科学等领域。其操作需结合光学、激光控制和图像处理技术,以下是详细操作指南:
 
  一、操作前准备
 
  1. 环境与设备检查
 
  环境要求:
 
  独立暗室或遮光环境,避免外界光线干扰荧光信号。
 
  温度控制在20-25℃,湿度≤60%,防止镜头结露或电路故障。
 
  设备检查:
 
  确认激光器(如405nm、488nm、561nm、633nm)状态指示灯正常(绿色为就绪)。
 
  检查物镜(如10x/0.3、20x/0.75、63x/1.4油镜)是否清洁,载物台移动是否顺畅。
 
  开启冷却系统(如激光器水冷机),确保温度稳定在设定值(通常18-22℃)。
 
  2. 样品准备
 
  生物样品:
 
  活细胞需培养在共聚焦专用培养皿(如Lab-Tek II)中,避免使用普通玻片导致聚焦困难。
 
  固定组织切片需用抗荧光淬灭封片剂(如ProLong Gold)封片,厚度≤20μm。
 
  材料样品:
 
  非透明样品需抛光至表面粗糙度Ra<0.1μm,透明样品(如聚合物)需避免自发荧光干扰。
 
  标记要求:
 
  荧光染料需与激光波长匹配(如DAPI用405nm激发,Alexa Fluor 488用488nm激发)。
 
  多色标记时,确保染料发射光谱无重叠(可通过光谱拆分功能分离信号)。
 
  二、基础操作流程
 
  1. 开机与初始化
 
  启动顺序:
 
  打开总电源 → 2. 启动激光器冷却系统 → 3. 开启显微镜主机 → 4. 启动控制软件(如LAS X或Stellaris Suite)。
 
  软件自检:
 
  软件自动检测激光器、扫描头、载物台等模块,确认状态为“Ready”。
 
  运行“Daily Check”功能,校准光路和检测系统灵敏度(如PMT增益、激光功率)。
 
  2. 样品定位与对焦
 
  低倍镜预览:
 
  选择10x空气镜,关闭激光,使用透射光(如卤素灯)快速定位样品区域。
 
  通过载物台XY旋钮或软件导航功能移动至目标位置。
 
  共聚焦对焦:
 
  开启488nm激光(低功率,如5%),选择“Live”模式实时观察。
 
  调节Z轴步进电机,使用“Fine Focus”工具逐步聚焦,直至荧光信号强。
 
  切换至高倍物镜(如63x油镜)时,需在物镜与盖玻片间滴加专用浸油(如Type F油)。
 
  3. 图像采集参数设置
 
  激光功率与PMT增益:
 
  激光功率:从1%开始逐步增加,避免光漂白(通常不超过20%)。
 
  PMT增益:调整至信号强度在100-800(12bit图像)之间,避免饱和(>4095)。
 
  扫描参数:
 
  分辨率:根据需求选择512×512(快速预览)或2048×2048(高精度成像)。
 
  扫描速度:线平均次数1-4次(噪声大时增加),帧平均次数1-8次(活细胞动态成像时减少)。
 
  针孔大小:通常设为1 Airy单位(AU),平衡分辨率与信噪比。
 
  光谱设置:
 
  多色标记时,在“Lambda Scan”模式下扫描样品发射光谱,设置波长范围(如DAPI: 410-480nm, Alexa Fluor 488: 500-550nm)。
 
  4. 三维成像与时间序列
 
  Z轴堆叠:
 
  设置起始/结束位置和步长(如0.5μm),软件自动拍摄多层图像并合成3D模型。
 
  时间序列:
 
  活细胞成像时,设置时间间隔(如每30秒1帧)和总帧数(如100帧),记录动态过程。
 
  启用“Autofocus”功能保持焦点稳定,避免细胞移动导致离焦。
徕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
 
  三、徕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功能应用
 
  1. 光片照明模式(Light Sheet)
 
  适用于厚样品(如斑马鱼胚胎)的快速低光毒性成像。
 
  操作步骤:
 
  切换至光片模块,调整照明光片厚度(通常2-5μm)。
 
  设置双摄像头同步采集(如透射光与荧光信号)。
 
  通过“Multi-View”功能拼接多角度图像,重建三维结构。
 
  2. 超分辨率成像(如STED)
 
  突破衍射极限,分辨率达20-50nm。
 
  操作要点:
 
  使用专用STED物镜(如100x/1.4油镜)和 depletion激光(如592nm)。
 
  调整depletion激光功率(通常50-200mW)和相位掩模模式(如2D或3D STED)。
 
  采集后使用“Huygens”或“Thunder”软件进行反卷积处理。
 
  3. 光谱拆分与线性去卷积
 
  多色标记时分离重叠信号:
 
  在“Lambda Scan”模式下获取样品发射光谱库。
 
  在“Spectral Unmixing”工具中加载光谱数据,软件自动计算各通道纯信号。
 
  调整阈值去除背景噪声,保存拆分后的图像。
 
  四、维护与保养
 
  1. 日常清洁
 
  光学元件:
 
  用吹气球清除物镜、滤光片表面灰尘,禁用棉签或纸巾直接擦拭。
 
  若需清洁,用镜头纸蘸取少量乙醇(或专用清洁液),以螺旋方式轻擦。
 
  载物台与样品仓:
 
  用防静电布擦拭,避免残留浸油或封片剂。
 
  2. 激光器维护
 
  使用限制:
 
  连续工作不超过8小时,避免激光管过热损坏。
 
  关机时先降低激光功率至1%,再关闭激光器开关。
 
  寿命监测:
 
  在软件“Laser Status”界面查看剩余寿命(如488nm激光通常≥20,000小时)。
 
  接近寿命终点时,提前联系徕卡更换激光管。
 
  3. 定期校准
 
  光路校准:
 
  每季度使用标准荧光微球(如TetraSpeck)校准光轴和针孔对齐。
 
  机械校准:
 
  每年检查载物台XY/Z轴精度(误差应<0.1μm),必要时调整步进电机参数。
 
  五、常见问题解决
 
  图像无信号
 
  检查激光是否开启、PMT增益是否>0、滤光片是否匹配(如发射滤光片未阻挡信号)。
 
  图像模糊
 
  确认物镜浸油是否充足、针孔是否偏移、样品是否平整(如活细胞突起导致离焦)。
 
  激光功率不稳定
 
  清洁激光器出口窗口,检查冷却系统水温是否在设定范围(如±0.5℃)。
 
  软件卡顿
 
  关闭其他大型程序,降低图像分辨率或扫描速度,或增加计算机内存(建议≥32GB)。
 
  六、徕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安全注意事项
 
  激光安全:
 
  操作时佩戴激光防护眼镜(波长需覆盖所有使用激光线)。
 
  禁止直视激光束或反射光,避免皮肤长时间暴露于高功率激光(如>50mW)。
 
  生物安全:
 
  处理活细胞或病原体时,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,防止样本污染。
 
  化学安全:
 
  使用有机溶剂(如乙醇)清洁时,在通风橱内操作,避免吸入挥发气体。
 
 
 
  • * 姓名:

  • * 电话:

  • * 单位:

  • * 验证码:

  • * 留言内容:
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